AI軟件設施加速新基建的賦能效應。自2018年新基建的概念提出以來,政產學研用多方主體發力建設人工智能基礎設施,AI新基建的內涵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明晰。
AI新基建主要包括數據基礎設施、算力基礎設施和AI軟件設施。數據和算力基礎設施非常重要,但是如果沒有軟件設施作為連接樞紐,則難以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賦能效應,支撐起豐富的AI應用和服務。
因此,AI軟件設施在近兩年成為產業焦點,AI開源框架生態、預訓練大模型體系、AI軟件平臺生態等內容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。
AI新基建的愿景是讓AI像水、電一樣成為觸手可得的普惠資源:政策層面,以及各行業的“十四五”規劃相繼對人工智能新基建提出指導意見,不斷推動新基建的落地應用;產業層面,頭部科技企業聯合地方政府,積J建設運營區域性基礎設施,不斷加速AI生態的培育。
到端的MLOps一體化工具和細分場景的專項工具都非常火熱,端到端工具追求大而全的功能集,專項工具在局部或某些場景下功能和性能較好
規模化是指整合了豐富的人工智能開發,部署,測試,運維等能力,標準化是指將異構的軟硬件環境封裝為標準化的界面,可擴展是指可以不斷適配新的技術和工具
器人流程自動化,智能流程管理,低代碼應用平臺,流程挖掘等工具和平臺,銜接起了企業級各類復雜業務場景,其綜合應用,互使能是超級自動化發揮效能的重要手段
知識和數據雙輪驅動的人工智能技術路線展現了強勁的發展潛力,知識的融合應用有效地提升了智能問答,智能推薦,大規模預訓練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中的效果
AI與傳統科學領域的深度融合,極大拓展該領域解決問題的能力;傳統科學領域的進步和對AI技術的需求加速了AI本身的發展;AI4S的研究范圍也擴展到了更多基礎問題領域
生成式AI借助生成對抗學習等技術,能夠生成更加真實,更有創意,更有趣味的內容,生成式AI既是生產要素,也是生產工具,在寫作和編程等方面也取得進展。
大模型的更新迭代速度不斷加快,開始從“可用”的基礎大模型轉向為“好用”的行業大模型,為支撐應用方更便捷地開發和部署大模型,多家頭部企業發布了行業大模型及開發工具
AI創新的步伐正在加速;AI研發工具傳播更加廣泛;AI正在改變人機關系;AI帶來的顛覆性創新;機器與人的關系方面都將面臨現實的倫理挑戰
發展和應用人工智能首先要體現出四大價值,即尊重,保護和提升人權及人類尊嚴,構建和平,公正與相互依存的人類社會
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,智能化也成為家電業發展的一大趨勢,智能電視占比最大達55%,智能空調、智能洗衣機、智能冰箱,分別占比24%
不斷強化無監督/弱監督學習由量變到質變,將助推企業從前期的迅速擴張到穩定期高效化運作的新階段;AI與數字內容產業的深度耦合,構筑數字內容生成新范式
覆蓋了百年以來人工智能的總體情況,目標是基于數據來推動人工智能的廣泛交流和有效對話,從多個角度觀察和解讀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動態和進展